冬至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着吃汤圆的习俗,汤圆是冬至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。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,有着很多独特的风俗。那么,广东冬至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呢?广东人的饭前一定要做什么事情呢?和小编一起来易学居了解吧!
广东冬至吃汤圆的寓意
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。“汤圆”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、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,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,家庭和谐、吉祥。冬至汤圆又叫“冬至团”,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。古人有诗云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
广东人的风俗习惯
饭前烫碗
广东人常说说,没烫过的碗筷不能用来吃饭,这与餐厅的豪华与否无关,它是融入在日常里的本能,近乎于肌肉记忆。
在广东吃饭,可以不吃鸡,但必须要烫碗。就像基督徒的餐前祷告,玛雅人种地前的祭祀,只要是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餐具,就必须经历这道神圣洗礼。只有受洗的餐具才有资格装上食物,这是当地餐厅里的基本法则,也是世界正常运转的底层架构。
作为一种当地全民性的传统手艺,它既是宴席之前的开场活动,又是覆盖了男女老少的行为准则。好比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脸,在广东它就是用餐的第一步,已经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。无论路边大排档还是五星级酒店,人们只要入座就会忍不住开始烫,有时候连一次性筷子也不会放过。
本文由易学居整理发布:(本网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)